助力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升级转型

专注于网站策划+CRM+ERP运营管理

全国咨询热线

021-50811525

微信收费背后:故事比口水战精彩
点击数:1852 更新时间:2013-4-24 0:00:00

上海微信开发公司中迎网络开发微信支付接口,提供上海网站建设方案,为你企业提供全网营销方案微信收费话题背后的汹涌舆论,或许暗藏着更多的故事。

在这场闹剧中,是一股怎样的力量在左右着民意和进展节奏?在网民们的不解和怒骂中,多少是有感而发,多少是鹦鹉学舌?运营商所遭遇的炮轰中,多少是切中要害,多少是背了黑锅?

我们需要听到更多的声音。为此,晚报记者向来自通信、互联网、投资界的3位专业人士进行约稿,试图从不同的维度对运营商和OTT的恩怨进行剖析。

骂声背后:谁在炒作,谁在撒谎

李易

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社长、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大移动云计算专业方向特聘教授。

新浪微博:李易同志

前几天,受邀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录制,现场再一次感受到大众对所谓“微信收费”事件的深度误解。作为一个中国互联网及电信业的长期研究者,我觉得有必要来厘清一些事。

谁在操纵公众误读?

显然,普罗大众之所以群情激愤,是冲着“收费”在发火。但要强调的是,自始至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工信部从未表示过要向微信用户收费,一直讨论的都只是因“信令风暴”而准备向腾讯公司收取信令占用费而已。

这其中,最严重的误读就是对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次媒体访谈内容,当时他的意思是“运营商希望向微信收费以弥补扩容网络的成本”。但在互联网上,这个表态被有意识的误读为“运营商要求微信向用户收费”。

诡异的是,就在苗圩这一表态被广泛传播的同时,网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一条消息,声称“明天下午6点以后开微信要收25元,先将信息传给10个人证明你是频繁使用微信的用户,系统会帮你升级,否则你的账户将会被删除。 ”并要求“看到就转发,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如此这般,经过“莫名其妙”的炒作,一个在主管部门高度关注下的国企和私企之间的正常商务谈判行为在一个月里就被迅速升级为一个公众热点事件,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工信部被迅速推向了三亿普通微信用户的对立面,一夜之间成了人民公敌。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究竟是谁在煽动群众的仇恨?

必须正视“信令风暴”

在《头脑风暴》的录制现场,一开场我就强调“信令风暴”的存在及危害,也正是这个缘故,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忍无可忍要向腾讯公司出手。

什么是“信令”及“信令风暴”?所谓“信令”是指每一次网络交互中去除内容数据信号之外的控制信号。而由于网络收到的终端信令请求超过了网络各项信令资源的处理能力,引发网络拥塞甚至雪崩效应,导致网络不可用,这就是所谓“信令风暴”。

近年来,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英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均曾发生过“信令风暴”。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当属2012年初日本第一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东京地区的网络故障,当时在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故障期间,有超过250万用户受到影响。

事后调查发现,导致网络故障的主因来自一款可以免费语音通信的Android应用,它每隔3至5分钟就发送一次控制信令,由此挤占了大量信令通道,从而造成基础的语音及短信服务无法正常运转。

通俗点说,“信令”就是高速公路上预留的紧急车道,微信就是一个频繁占用紧急车道的车队,伴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高速增长,高速公路必然拥堵甚至瘫痪。

我建议,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完全有必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地点做一次公开测试,让人们知道什么是“信令风暴”,它带来的后果将多么严重。

收费?让市场说了算

在这一个多月里,腾讯公司已多次站出来“辟谣”,声称绝不会因运营商的步步紧逼而向微信用户收费。

在我看来,有人绝对是超一流的公关高手。一方面“哭爹喊娘”对外放风,一方面又“大义凛然”保护用户。我想强调的是,“运营商就微信向腾讯公司收费”和“腾讯公司向不向微信用户收费”完全是两码事,没有必然联系。

打个比方,上海的自来水涨价了,那么,路边洗车店是否一定要涨价?我想,这一定取决于市场竞争。同理,作为微信的老板,马化腾如果有信心收费也不会导致用户流失,他当然可以收费。但是,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微信一旦收费,千千万万的类微信都会站出来高挂免费牌抢占用户,打死他也不敢收费!

不过,历史证明,即便免费,腾讯公司也从来都不缺盈利模式。财报显示,2012年度腾讯营收超过400亿人民币,净利润达100多亿人民币,这些真金白银每一分每一厘可都是来自网民的钱包哦。

运营商施压背后:说不出口的苦衷

常亮

在电信设备商待过,也做过互联网,现为源渡创投投资经理,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科技创业项目。

新浪微博:棠棣常亮

最近微信收费一事甚嚣尘上,作为一名跨电信和互联网两个行业的从业者,我想分享一些想法给大家,让大家对微信收费有些了解。

全球已有向OTT收费先例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微信收费与最终用户无关。普罗大众很困扰,这是庸众鹦鹉学舌、嘤嘤嗡嗡,加上有心人士鼓噪,意图浑水摸鱼的结果。

运营商为什么要求向微信收费呢?公开的理由是微信作为有着海量用户的永远在线服务,因为通信机制缺陷的原因,占用过多信令,造成信令风暴,给网络运营商的安全运营带来了风险。

实际上,运营商说不出口的理由是:近年来运营商的管道化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微信这样的OTT业务的发展对运营商的增值业务经营收入带来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对OTT额外收费的案例就出现了。

最激进的案例是法国电信FTOrange。法电是家全球领先的跨国运营商,它的业务不仅涵盖法国本土及海外领地,还覆盖了大量的南方国家。早几年前法电就要求向Google收费,经过多年谈判妥协,最终在2013年Q1,法电宣布与Google达成共识,将对法电网络下的 Google流量向Google公司额外收费。值得一提的是,法电在声明中沾沾自喜,声称自己在非洲的多国子网和大量用户是与Google谈判的筹码。此案一出,示范效应明显。

不过,虽然法国监管当局也站在法电这边,但这种直接收费模式仍属个案,运营商与OTT仍在对此进行博弈。

联通已与微信悄然合作

另一种模式,是运营商与 OTT公司合作,一起做流量经营,然后分成,这种方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案例。

香港的运营商电讯盈科PCCW为微信设计了定向流量包,用低于正常流量价格的定价鼓励用户使用微信,这样一来培养了用户的数据消费习惯,用户更愿意手机上网了,也就刺激了他们在其他内容上的数据消费;二来用户的粘性提高了,转投竞争对手运营商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三来运营商还可以和微信就收入进行分成。

非 洲 某 国 运 营 商 曾 针 对Facebook做了一个流量包:所有对facebook域名下的URL的访问流量被算进包里,整个包的价格很低。

这种模式在国内也有,中国联通就和新浪微博合作:所有的经由红围脖客户端、走3GWAP的APN的上下行流量被算进包里,整个包每月2元包2GB流量。

说到底,运营商与腾讯的微信收费之争根源是无线频谱的稀缺有限。解决运营商和OTT矛盾可以借鉴美国,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各类频段与牌照,以进行虚拟运营。

我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中国联通已经和微信合作,在广东的沃派品牌上提供了定向流量包,做流量经营上的试点。同时,国家在考虑开放民营经济参与虚拟运营。

这两件事,让我有理由相信,微信收费事件会在不久的将来圆满解决。

终结争端:要智慧,更要妥协

谭炎明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关注电信行业的沧桑变迁。

新浪微博:@谭炎明

就目前事情的发展态势来看,最优的方式应是腾讯放弃强硬,运营商退让一步,彼此在利益分配上达成妥协和共识:即腾讯尽快明确其商业模式获取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同时利用部分收入适当补偿运营商的资源占用和业务冲击。

运营商:要OTT,不要微信

早年运营商的移动数据网络是封闭的,他们通过“封闭花园”的模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即只有运营商的合作伙伴(SP/CP)才能在移动数据网络上向用户提供服务并收取服务费。

在这种封闭模式下,运营商能完全掌控整个价值链,而且具有极高话语权;但这种封闭且前向收费的模式束缚了移动用户使用移动数据的需求,使得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和流量规模发展较为缓慢。

为了刺激业务增长,越来越多运营商选择逐步开放移动数据网络,即将运营商内网与开放互联网打通,允许用户自由访问互联网上的各种内容和应用,也就是所谓“开放花园”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早年经营的“移动梦网”之类的前向收费业务由于开放互联网上的大量免费业务的冲击逐渐式微,但用户使用移动数据的热情却被免费的内容大大激发,由此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移动数据业务流量飞速增长,运营商相关业务收入也呈现快速提升,应该说微信、微博、免费WAP等广大OTT内容应用功不可没,运营商需要这些OTT们。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运营商并不是欢迎所有的OTT,尤其是那些借助移动数据通道对其短信、彩信甚至语音业务造成直接替代和冲击的OTT应用,比如微信等。

从电信监管的角度来说,法规并没有强制要求运营商必须开放其移动数据网络,“网络中立”的原则在移动网络并不适用,即便在美国、西欧等这种电信监管非常严格的市场也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运营商可以选择全面完全无限制地开放网络,也可以选择部分开放网络(即屏蔽部分内容和应用)。当某些OTT应用选择以替代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如短信、彩信甚至语音作为主要功能,且由于规模巨大带来严重冲击,运营商开放移动数据网络的策略导致其得不偿失时,他们就必须认真评估和考虑是否需要对这类OTT应用进行差异化对待。

腾讯:缺乏底气,强硬没好处

如果没有微信,你还会用手机上网吗?

会,我们还需要刷微博、逛淘宝、上百度等。如果运营商决定在网络端对微信采取措施,对其手机上网业务尽管可能会造成部分流量损失,但对其用户规模却不会造成重大冲击,而这对腾讯微信来说却是致命的灾难。

事实上,就在几天前,微信的运营商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事故”,部分地区的微信业务的网络连接中断了约半个小时,而腾讯至今未能给出任何官方的说明,事实上笔者也认为他很难给得出准确的原因。

微信这类准基础通信业务对端到端的用户体验要求非常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运营商的网络保障。可以说,腾讯对于微信的运营并不掌握完整的价值链,如果罔顾运营商这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的价值诉求,继续保持强硬态度拒绝做出任何补偿,未来的微信业务将有可能再得不到优质的客户体验。

腾讯的强硬,或许是因为微信并没有开创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直接从中拿出一部分补偿运营商。目前的微信还处于一个“损人不利己”的学雷锋状态,即其业务给运营商的基础业务带来巨大的收入损失,但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相应的收入,这种不稳定的价值模型注定将难以持续。

对微信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将是尽快将海量用户变现,形成稳定持续的收入源,并拿出其中部分补偿运营商的基础业务损失以换取运营商的端到端网络质量保障。只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可能破解当前僵局。

这既需要要当局者的商业智慧,更需要双方彼此的妥协。

   来源:新闻晚报

 

标签:上海做网站 上海网站建设 上海网站制作 上海网络公司 上海做网站公司


·上一篇:三大运营商发布融合计费SDK 应用市场5.17打通[图]

·下一篇:腾讯CDC负责人唐沐将加盟小米

扫一扫,了解更多